日期: 2020-03-03 浏览量:585 文字大小: 大 中 小
太平区棚户区改造是在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提出的进一步加大力度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政治前提下,根据阜新市委、市政府加快棚户区的拆迁改造,拉动经济增长、促进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结构转型调整政策,遵循太平区“一带、两极、三板块”的总体发展思路,于2005年3月全面启动。
截止2015年,共拆迁九块区域,总拆迁面积86.29万平方米、拆迁16137户。建成东山、海泰、金水湾、米家一期、翠城一期、鑫源六片棚改新区,总占地面积101.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43.52万平方米,共建设回迁楼352栋,安置居民 23234户。2014年又新开工建设米家小区二期工程、翠城小区二期“城中村”改造工程。计划拆迁水泉镇长哈达村、户部营子村和高德营子村三块地块,总拆迁面积9.1万平方米,拆迁1620户。工程总占地7.51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1.12万平方米,安置回迁居民1800户。
以下为棚改工程情况:
一、东山棚户区
(一)、东山小区(一期)工程于2005年5月开工建设,占地面积7.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建设回迁楼31栋,安置居民2151户。
(二)、东山小区(二期)工程于2007年6月开工建设,占地面积1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5.5万平方米,建设回迁楼66栋,安置居民4842户。
(三)、东山小区(三期)工程于2011年4月开工建设,占地面积9.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建设回迁楼 26栋,安置居民1575户。
二、海泰小区
于2010年8月开工建设,占地面积3.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3万平方米,建设回迁楼13栋,安置居民564户。
三、金水湾小区
于2011年5月开工建设,占地面积1.4(6.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32(9.4)万平方米,建设回迁楼4(19)栋,安置啤酒厂东棚户区居民224(1172)户。
四、米家小区一期
于2011年4月开工建设,占地面积30.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建设回迁楼117栋,安置居民7282户。
五、翠城小区一期
于2011年5月开工建设,占地面积12.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9万平方米,建设回迁楼38栋,安置居民2712户。
六、鑫源小区
于2013年9月启动,占地面积19.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5.4万平方米,建设回迁楼57栋,可安置居民3884户。
七、城中村改造工程:米家二期、翠城二期
2014年,我区新建的米家二期和翠城二期工程于9月30日开工建设,总占地面积7.51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1.07万平方米,共建设多层住宅23栋,11层小高层住宅8栋,共31栋,可安置回迁居民1660户。其中:米家二期工程占地面积1.99万平方米,建设多层住宅9栋,建筑总面积2.88万平方米,安置回迁居民468户;翠城小区二期工程占地面积5.52万平方米,建设多层住宅14栋,11层的小高层住宅8栋,建筑总面积8.19万平方米,可安置居民1192户。
经过棚改办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在市、区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以最短的建设周期,打造全市棚改样板工程。让棚改居民实现了住楼房、住好房的梦想,彻底解决了他们多年来行路难、排水难、取暖难、如厕难等生活困难。太平区政府圆满完成了国有工矿危旧房屋、城市连片平房区和“日伪”时期的劳工房改造,加快了新型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并充分与新型材料产业基地发展、海州露天国家矿山公园和孙家湾国际工业遗产旅游度假区的打造、“中国玛瑙之都”城市品牌创建、国家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红色教育基地遗址重建,“城中村”改造等项目有机连接。十年间,为太平政治、经济、文化及相关产业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太平人用“敢于担当、埋头苦干”的进取精神和“功成不必在我”的博大胸怀,使一座座具备现代化管理功能的小区拔地而起,让太平区面貌焕然一新,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阜新市太平区棚户区改造办公室
2019年11月1日
主办单位:太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版权所有:阜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阜新市太平区太平大街1号 邮编:123003 Email:zfb6539607@163.com
辽公网安备 21090402210922号
辽ICP备2020013907号 网站标识码:2109040001
网站监督举报热线:0418-6327118 网站举报邮箱:zfb6539607@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