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区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

日期: 2021-01-04 浏览量:3167 来源:太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责任编辑:太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文字大小: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十三五”发展成就及2020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五年,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依法监督和区政协民主监督下,全区广大干部群众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践行五大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抢抓机遇、埋头苦干、攻坚克难,基本完成“十三五”各项工作目标任务,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全力以赴稳增长,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经济总量不断壮大,“十三五”期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3.16%,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3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21%,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8.96%,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年均增长42.8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3.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经济发展按照既定目标扎实推进。

——坚定不移调结构,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工业强区”战略深入实施,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已形成装备制造、机械加工、食品加工、电力能源四大传统优势产业和高端装备、新型材料、新型能源三大新兴产业协调发展的格局,工业总量位居全市前三位。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积极实施“12510”工程,“打造省级文化旅游服务业集聚区、建设两个街区、传承五种文化、打造十大名片”,商贸流通、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成功培育“夜经济”、会展消费等新消费热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顺利开展,农民财产性收入明显提高。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迈出新步伐,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年均增长10%以上,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222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

——改革驱动谋发展,项目招商成果丰硕。新成立退役军人事务局、营商局,政府职能进一步完善,事业单位改革任务圆满完成。整合1939项政务事项进入行政服务中心统一办理,审批制度改革不断深化。阜新新型材料产业开发区成功晋升省级开发区,四横四纵路网格局已经形成,供水、供电、蒸汽、燃气主管路实现南北贯通,“管委会+公司”管理模式扎实推进,园区承载力显著提高。累计签约浙江方泽生态治理及固体废弃物利用、万达年产6000吨高端装备零部件、汽车科技创新产业园等66个项目,签约总额达98.6亿元。维多利亚湾地产、顺吉上河湾商业综合体、瑞峰锰业等72个项目实现开工建设,65个项目实现竣工投产,固定资产投资达58.3亿元。实施技术改造项目43个,技改投资达15亿元,年均增长19.5%。“三去一降一补”、国资国企改革、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管理等各项改革圆满完成。

——持之以恒塑环境,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修建煤城路等主干道路14条,43万平方米,背街巷路及小区内路61.5万平方米,城区道路便捷畅通。960盏太阳能路灯投入使用,城市形象整体提升。一级垃圾清运日产日清,垃圾分类试点工作稳步推进。新建改建农村道路56.54公里,新建文化广场3590平方米,镇村面貌显著改善。污水处理厂一期试运行,处理能力日益完善。全面完成中央环保督察交办案件,生态建设有序推进,城市空气环境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83.3%。人均占有公园绿地面积7.49平方米,园林绿化率逐步提升。

——坚持共享促民生,人民生活稳步提升。太平大街、城南塔新路铁道口“平改立”工程相继竣工,交通环境得到彻底改善。惠民工程特色鲜明,早期棚改小区、老旧小区住宅楼维修和“三供一业”改造工程深入实施,受益居民4.85万户。社会保障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实现城乡全覆盖。高德街道、孙家湾街道行政区划调整,水泉镇财政体制改革初见成效。圆满完成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多方筹措资金,补齐拖欠多年公教人员工资。完成4所中学、2所小学教育资源整合,教师队伍力量进一步充实。累计投入4195万元改善办学条件,中小学实现一体机更换,现代化教学手段不断增强。圆满完成“七五”普法任务,荣获全国“法治区创建先进单位”称号。文化、卫生、体育、养老等一批民生实事按期办结。

各位代表,即将过去的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既是“十三五”收官之年,也是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决战攻坚的一年。今年,我们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到辽宁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全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努力推动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3%;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39亿元,增长6.1%;固定资产投资16.9亿元,增长25%;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6.01亿元,增长11.4%;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与全市同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同步增长。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众志成城应对挑战,疫情防控成效显著

在疫情全国蔓延阶段,联防联控机制迅速建立,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级响应,组织协调各项应急处置工作。设置水泉高速口医疗监测卡点,对疫情防控重点地区返回人员进行集中隔离,落实健康管理。1400余名党员干部充实到社区基层,对76个小区全部实行硬隔离封闭。对密切接触者17人、武汉返太37人采取“人防+技防+服务”方式管理,截至目前无一例确诊病例,外防输入、内防扩散成效显著。

在复工复产关键阶段,分别成立工业、商业、项目3个开复工领导小组,联合审批复工,制发车辆、职工通行证2900余个,为企业争取1.8万只口罩、5000副一次性手套、2000公斤消毒液等紧缺物资。协调银行机构为企业解决资金难题,累计为1700户小微企业争取税款减免政策,减免税款达436万元,生产生活秩序日益恢复。

在进入常态化防控阶段,社区防控网络持续完善。设立五级网格管理员6598名,累计排查境外返太102人,域外重点地区返太320余人,全部进行闭环管理。学校、医院、商超、养老院、饭店等重点场所严格执行常态化防控措施。冷链产品定期检测,人物同防、多病共防等防治手段日渐成熟,疫情防控取得决定性成果。

(二)聚焦聚力产业发展,三大引擎持续增强

工业提质增效。全区23户规上企业预计实现工业总产值50亿元,增长10%。部分企业面对疫情困境,实现逆势增长,其中力劲北方、六和农牧、万达铸业分别预计增长50%、31%、20%。工业投资不断加大,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9.5亿元,增长58.1%。转型升级成效明显,万达铸业荣获辽宁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称号。以新时代民爆为代表的智能化乳化炸药生产线项目开工建设,工业化和信息化进一步融合。

服务业势头强劲。充分发挥玛瑙产业优势,发展会展经济,成功举办第十五届辽宁•阜新玛瑙文化旅游节(太平分会场)活动。红树路、顺吉商住小区“小店经济”加速发展,重新改造红玛瑙广场夜市街区,居民消费热点集聚区提档升级。阜新万人坑被评定为国家AAAA级景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4.3亿元。

农业稳步推进。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现代化农村建设加快推进,东水泉村700亩种植红干椒项目喜获丰收,集体经济不断壮大,133户222名建档立卡人口稳定脱贫。巩固农村土地确权成果,规范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完成农村不动产登记1258户。全面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及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妥善解决前营子、长哈达等村饮水安全问题。河长制工作扎实开展,新建改建农村道路10公里,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三)项目招引有序推进,发展质量持续提升

项目建设势头强劲。紧抓突破辽西北、“飞地经济”等政策机遇,深入开展“项目提质增效年”活动,全力推进项目建设。万达轻合金零部件、瑞峰锰业合金新材料及钢球等18个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开工建设;新时代民爆电子雷管、宇博机械新型盘扣式手脚架等20个5000万元以上项目竣工投产;嘉寓新能源、棚户区维修改造等34个储备项目持续推进。搭建政银企对接平台,促成宁顺铝业与阜新银行合作,项目数量和质量实现双提升。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围绕全区主导产业实施精准招商,开展“走出去、请进来”217次。消化批而未供土地49公顷,四川航天汽车创新产业园、浙江方泽生态环境治理及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等14个项目成功落户,力劲北方压铸机零部件生产加工产能扩大、杭泰新能源等26个项目成功签约并有序开工,实现签约额54.41亿元。

向上争取实现突破。准确把握中央和省各类资金投向,包装申报重点项目30个,争取老旧小区内配套中央预算内投资、突破辽西北园区基础配套资金、抗疫特别国债等资金共1.1亿元。持续强化防范重大风险,一般债务率为104.92%,政府债务持续可控。结合海州露天矿周边生态环境治理,将辖区内21.59平方公里治理区域升级打造5个产业园。围绕采煤沉陷区综合整治方案,包装申报总投资12亿元的重点工程11个,现已通过国家级专家评审,发展前景和后劲十足。

(四)改革步伐强劲有力,创新驱动持续增强

开发区综合实力与日俱增。成立安全生产管理和生态环境部,企业服务管理能力进一步提高。稳定推动新型材料产业开发区实现高质量发展,研发中心正式投入使用,污水处理二期已进入施工阶段。土地平整、道路及排水、蒸汽主管线、路灯标识等工程陆续开工,承载能力进一步增强。

营商环境不断改善。营商环境投诉举报平台全面优化,12345热线与8890平台热线实现互通互转。“放管服”改革进一步深化,承接市级下放行政职权36项,确保接得住,管得好。依申请类政务服务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全部进驻政务服务中心,自助区域建设有序推进。工程项目改革审批专区建设完毕,电子印章全覆盖。“辽事通”全面推广,“一网通办”网上办结案件2200件,办结率达100%,“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日渐成熟。

创新能力逐步增强。新增注册科技型中小企业2户,专业技术创新中心5家。530户商家入驻玛瑙快手直播基地,线上月成交额达千万元,玛瑙产业线上消费渠道初见成效。“互联网+政务服务”深入推进,2200余户企业办理全程电子化服务,办事效率更加便捷。环卫市场化运作完成前期调研,公共服务领域稳步推进。

(五)宜居建设统筹推进,城乡品质提档升级

创卫工作广泛开展。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110个,粉刷城市立面20万平方米,清理1000余栋楼内小广告与外墙线路混搭。累计拆除小区内违法建设、违章圈地1万余处,恢复公共面积12.4万平方米,“十乱”专项整治成效显著。新增封闭小区18个,铺设小区内硬覆盖9万平方米,累计清理垃圾13.5万吨。城市核心区域废品回收站全面清理整顿,电厂、城南农贸市场食品安全整体提升,红玛瑙早市、夜市规范有序,“脏乱差”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市容市貌明显改善。

生态环境全面优化。海州露天矿周边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深入开展,清理煤场20户、环坑垃圾2600余吨,整治效果初见起色。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持续推进,建立《太平区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及减排项目清单》,33个行业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清理整顿和91个行业排污许可发证登记工作全面完成,生态环境不断改善。

农村环境日益完善。美丽乡村建设扎实推进,村屯道路全部实现硬覆盖,安装路灯515盏,新建环保厕所81座。集中力量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累计清理三堆5400余处、垃圾2.8万吨,西山村美丽示范村绿化隙地绿化率稳定达标。垃圾分类稳步推进,秸秆储蓄点完成建设,秸秆综合利用达98.23%,镇村面貌焕然一新。

(六)更大力度倾注民生,幸福指数再攀新峰

民生保障更加有力。对符合条件的城乡失业及困难群体纳入低保,加强兜底保障,累计发放城乡低保金9293万元,提标任务全面完成。城镇新增就业1690人,登记失业率控制在6.2%以内,稳就业任务全面落实。城乡社保覆盖面加速扩大。

公共服务更加优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继续深化,健康监督执法水平稳步提升。建成公办幼儿园10所,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0%,率先完成市下达任务。全面完成中小学厕所革命。新建城南小学教学楼,偏远地区教学环境显著提升。煤城路机动车道、红树小学东墙外道路完成修补。老旧小区、早期棚改楼房等民生工程顺利实施。

社会治理更加有效。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有序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圆满收官。安全生产保障有力,燃气安全、煤矿安全、食药品安全、特种设备安全、校园安全、森林防火、防汛应急等领域安全排查扎实推进,全年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办理网上投诉案件1310件,减存控增化解任务率先完成,信访基础业务及“三率”综合排名全市靠前。

(七)切实强化自身建设,履职能力不断提高

坚持依法行政。加快法治政府建设进程,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职权。自觉接受区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区政协民主监督,办结人大代表建议53件,政协委员提案60件,见面率、满意率均达100%。

坚持廉洁从政。全面从严治党责任进一步落实,压实“一岗双责”, 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决纠正懒政、怠政,坚决惩处失职、渎职,干部作风持续好转。

坚持务实为民。秉持尽职尽责、勇于担当的工作态度,“重强抓”专项行动成效显著,挂图作战,强力推进,年初确定的283项重点任务全面完成。倡导雷厉风行、一抓到底的工作作风,行政效能明显提升。

同时,人民武装、双拥创建、统计、审计、档案、史志、人防、民族宗教、工商联、老龄、残联、妇女儿童、红十字会等工作有效开展,公安、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税务、社保、交警、消防救援、自来水、供电为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各位代表,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我们全面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为“十三五”发展划上了圆满的句号。这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有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区上下团结奋斗、顽强拼搏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区政府向全区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向驻区各单位及所有关心支持太平改革发展的同志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太平区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短板和不足:一是综合实力不强,三次产业结构不合理,加快高质量发展仍是当务之急。财政收支矛盾依然巨大,过紧日子思想仍需加强。二是实体经济后劲乏力,项目支撑能力不强,转型升级依然任重道远。三是城镇化水平不高,城市集聚功能不强,加快城市建设、提升城市品质仍是重中之重。四是体制机制改革不到位,部门职能整合效果不理想,营商环境与市场主体期待还有不小差距。对此,我们一定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十四五”时期主要目标任务

“十四五”时期,国内外形势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全国上下进入充满挑战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东北振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东北和辽宁振兴作出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为“十四五”振兴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太平区作为阜新中心城区之一,必将成为阜新转型升级的主战场。同时,新冠疫情的深层次影响将长期存在,产业链供应链循环受阻,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革命蓄势待发,关键核心技术争夺空前激烈,在重构区域发展格局中面临严峻挑战。面对新挑战,我们要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树立底线思维,坚定信心、精准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紧抓机遇,应对挑战,真抓实干,奋勇前进,在危机中育先机、在变局中开新局。

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决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振兴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一带两极三板块”产业发展思路,以“高质量转型、全方位振兴”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深入实施工业强区、文旅兴区、生态立区战略,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努力建设魅力无穷的幸福太平。

今后五年,主要经济指标预期是:到2025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8.5%,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与全市同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同步增长。展望二〇三五年,我们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高质量转型、全方位振兴”。届时,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竞争力大幅跃升,工业、服务业增长极双翼齐飞,接续替代产业发展壮大,现代化经济体系基本成形,城乡环境更加宜业宜居,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全民共同富裕程度更加明显,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围绕区委十三届十七次全会精神确定的奋斗目标,重点做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坚持以创新发展为动力,改革升级迈出新步伐。以“一带两极三板块”总体规划为主线,延伸经济带、壮大增长极、优化板块建设。围绕龙头企业培育上下游产业链,发展高端装备、机械加工、新型材料、新型能源四大产业,引领园区产业聚集发展,打造工业发展核心功能区。持续探索“管委会+公司”模式,以市场化吸引资本、人才聚集,实现“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基于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打造智慧交通、城市数据采集、环卫市场化等精细化城市管理新模式,全面提升城市品位,实现城市智慧化管理。

——坚持以协调发展为中心,着力形成平衡发展结构。在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的基础上做优农业、做强工业、做旺服务业,实现一二三产业协调融合发展。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进一步提升城乡文明程度和治理水平。推动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平衡发展,双翼共振,坚定文化自信,社会文明程度得到切实提高。

——坚持以绿色发展为方向,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采取产业发展促环境改善的方式,以海州露天矿综合治理为依托,包装“矿山、光伏、农业、玛瑙、健康”产业园,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切实减少主要污染物排放,环境质量得到根本提高,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坚持以开放发展为引擎,积极融入双循环体系。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挖企业市场潜力,鼓励龙头企业参与国际产业分工;抓住产业链重构和产业技术变革机遇,积极参与辽宁区域产业协同,推进产业和技术合作,全方位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主动承接京津冀产业转移,发挥内需潜力,融入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格局。

——坚持以共享发展为根本,全面增进民生福祉。完善制度安排、强化政策兜底、统筹社会资源,扎实做好各项民生工作。实施优质教育普惠行动,强化教师队伍建设、课程建设及教育评价体系建设。完善职业教育体系,加快高校合作、校企合作进程,提高就业率,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6.2%以内。构建智慧型养老服务体系,提高养老服务质量和效率。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社会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显著提高,社会更加和谐稳定,全面建设魅力无穷的幸福太平。

三、2021年重点工作安排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建党100周年,区政府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定发展信心,凝聚奋进力量,全力推动太平区高质量发展。

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与全市同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同步增长。

围绕上述目标,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坚定不移扩大内需,激活高质量发展潜能

全力扩大有效投资。开展“项目突破年”活动,继续实行项目管家、项目秘书制度,全力推进六和食品深加工、四川航天产业园等项目开工建设;推动力劲压铸机零部件、瑞峰锰业等项目竣工投产;加强项目储备,持续谋划一批基础设施、民生领域和生态环保重大项目,提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供给质量。

刺激消费拉动增长。明确工业遗产核心定位,以旅游为载体,将矿山公园、奇石观赏、玉龙雪乡、红色文化相连接,形成旅游观赏线。充分发挥星光宾馆、顺吉购物广场的消费承载作用,旅游餐饮、住宿业态等旅游要素得到深度开发。通过电子商务、网红经济、直播带货等多种方式,加大推广力度,打响太平知名度。

充分发挥招商带动。运用好招商小分队,继续紧盯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等重点地区,加强与江苏盐城的战略合作,全力开展好“飞地经济”,做好产业承接转移。围绕现有龙头企业增链、补链、延链、扩链,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依托工业文化遗产有针对性的开展招商活动,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投资兴业。

(二)持续建强产业园区,完善高质量发展平台

夯实工业基础。深入开展“1232”工程,做大工业经济总量,做好规模以下企业升规的帮扶工作,鼓励企业做大做强。提升工业经济发展质量,深入推进力劲北方等“老字号”企业改造升级,实施技术改造项目10个,培育发展新动能。推动工业与信息化深度融合,推进企业产品信息化,关键工序制造设备数控化,培育智能工厂。

狠抓支柱产业。围绕万达铸业、四川航天等龙头企业补齐上下游产业,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及配套产业板块。深度开发六和农牧等“原字号”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培育壮大杭泰光伏、嘉寓光伏等“新字号”企业,持续发展新能源板块。以鑫海、瑞峰、宁顺等企业为依托,不断打造新型材料板块。围绕人力资源产业园加大双招双引工作力度,积极促进企业与银行对接,解决融资难题。

强化要素保障。健全“管委会+公司”运行模式,坚持科技引领,加强自主创新。设立企业发展扶持基金,制定《太平区扩大对外开放促进招商引资的若干意见》,助推企业发展建设。不断完善供水、供电、蒸汽等基础设施建设,实施绿化、美化、亮化工程,进一步降低生产要素成本。加速推进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建设步伐,减轻清源和北控两大城市污水处理厂负担,推进细河水质稳定达标。

(三)全面深化改革开放,释放高质量发展活力

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政府投资类项目审批实行容缺受理,简化审批流程,全面缩短项目落地建设周期。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大力推动“一网通办”。优化整合提升政务服务大厅,实现高频事项“最多跑一次”。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编制统一的政务服务事项目录。建立完善营商环境评价体系和常态督查考评机制,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抽查制度,进一步畅通投诉举报渠道。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全面承接新一轮市级下放权限。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全力推进“个转企”“小升规”“规升巨”工作,坚决落实中央减税降费政策和省市具体工作要求,全力为企业纾难解困,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探索海州露天矿综合治理监管服务平台建设,为打造智能化、信息化、数字化“智慧城市”做好铺垫。

抢抓政策机遇。开展“1245”工程,围绕《太平区关于海州露天矿周边地区综合治理和整合利用的初步规划方案》,重点规划打造5个产业园。积极争取国家支持配套资金,逐步实施采煤沉陷区11个治理项目,打响“全国采煤沉陷治理示范区”称号。充分利用我市纳入第四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录契机,加强与专业咨询机构合作,争取更多项目纳入国省级规划范畴。

(四)深入实施乡村振兴,优化高质量发展基础

大力实施现代化农业。以市场为导向,做优做精都市农业,因地制宜促进特色种植、养殖业向设施农业、农产品深加工、生态观光等多方向发展。扩大林下经济、高效果园,转型升级特色产业。积极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以集体经济带动村民致富,不断增加农民收入,形成水泉镇南生态、中工业、北城市的发展格局。

持续改善农村环境。巩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成果,推进“千村美丽、万村整洁”行动。继续抓好垃圾分类、农村改厕、河道治理、秸秆综合利用等基础工作。严格落实“河长制”,坚守生态红线。

巩固提升脱贫成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坚持产业和就业扶贫再推进,持续开展志智双扶。完善兜底保障政策,提升医疗和教育保障水平,建立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的长效机制,确保脱贫不返贫。

(五)着力保障改善民生,共享高质量发展红利 

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加强低保对象动态管理和社会事务管理,不断完善社会保险工作,保障困难群体基本生活。强化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规范化建设,完成社区(村)“两委”换届工作。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完善中小学教师待遇保障机制。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强化教育资源整合成果。提高学前教育普惠率,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完善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巩固提升双拥模范区创建水平。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高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优化布局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以就业保障改善民生。

统筹提升城乡环境。加强创卫工作常态管理,持续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不断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整治小区环境,建立健全以物业为主体、居民广泛参与的公共设施维护管理长效机制,打造洁净靓丽品质小区。加快推进环卫市场化改革,以更高的标准,彻底改变城区环境卫生状况,切实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稳步推动水泉北部区域城镇化、城市化,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防范化解风险隐患。凝心聚力,持续打赢三大攻坚战。完善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继续巩固扫黑除恶成果。扎实开展“八五”普法,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做好民族宗教工作,不断提升群众安全感。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隐患排查与综合治理,坚决防范各类事故发生。强化食品安全、特种设备全过程监管及应急处理能力。做好防汛抗旱、森林防火等防灾减灾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021年,区政府将集中力量,为群众办好十件惠民实事:

1.实施2020年度老旧小区改造工程。

2.推进城市数字化、智慧化管理,实行小区封闭。

3.对双城街路面进行维修改造。

4.新建农村道路5公里。

5.全面完成大巴沟等村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

6.改建高德街道繁荣社区服务中心。

7.实施校际资源整合,完善第四中学操场等学校基础设施建设。

8.加大医疗卫生领域投入,新建一所中医馆。

9.建设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

10.铺设塔新路和新开路街路路灯。

(六)全面加强自身建设,积聚高质量发展合力

旗帜鲜明讲政治。始终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持续带头转变工作作风,敢于较真、动真碰硬,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确保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区委工作要求落地生根。

规范履职明法治。坚持把依法行政贯穿政府工作的全过程,完善政府依法决策机制。主动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依法监督和工作监督,自觉接受区政协的民主监督,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广泛接受党内监督、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

凝心聚力抓治理。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更为公平正义行政手段抓发展、抓改革、抓民生、抓服务、抓安全。不断健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政府公信力和治理效能有效提升。

克己奉公树廉洁。切实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认真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区委实施细则,持之以恒纠治“四风”。加强重点领域监管、抓好源头治理、消除权力寻租,严格规范财政资金使用,严控“三公”经费支出,树立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政府形象。

各位代表!雄关漫道,自当勇往直前;重任在肩,更须策马扬鞭。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脚踏实地、求真务实、励精图治,为高水平加快太平振兴发展、建设魅力无穷的幸福太平而努力奋斗!

名词解释

1.“12510”工程:指围绕省级文化旅游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特色商业和特色文化两个街区,传承矿山、玛瑙、红色、地域、休闲五种文化,打造国家矿山公园、鑫维玛瑙城、顺吉商业综合体、红玛瑙美食广场、永灵博物馆、福宇博物馆、“万人坑”纪念馆、塔子沟休闲区、细河湿地公园、亚太度假村十大名片。

2.“1232”工程:指围绕省级新型材料产业开发区,打造新型材料和绿色食品两个产业基地,做好“老字号”“原字号”“新字号”三篇文章,“十四五”末期,工业总产值达200亿元。

3.“1245”工程:指围绕海州露天矿周边区域,采取环境治理和开发利用两种举措,划分矿山公园提升区、新能源开发区、生态示范区、特色文体功能区四个功能区,建设露天北部工业遗产矿山文化产业园、南部新能源光伏发电产业园、西部现代生态观光农业园、东南部阜新玛瑙文化创意产业园、东部城市型体育健康产业园五个产业园。


打印
分享
返回列表